

- 觀點 | Opinion more
-
美國在南海不依不饒跟中國叫板,有這麼幾個動機
拜登與特朗普的顯著不同在於,他會更依託盟友和美國主導的多邊機制。原來南海“航行自由”和軍演多是美國一家為主,現在拜登要把日本、澳大利亞、印度都拉進來,英國、法德也都已表態。美國在傳遞一個信息:我美國不是在跟你中國單打獨鬥。 [全文]
-
我曾親歷黃巖島事件,有些話必須要説
在許多國際場合我都感覺到,外界對黃巖島事態嚴重關切,但是普遍不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也不瞭解中國人的想法。國際媒體充斥着菲律賓的一家之言,中國被描繪成一個欺負小國的霸道鄰居。[全文]
-
美國航母頻繁進出南海,新聞性不大,針對性很強
之所以長期保持在菲律賓海而不在南海久待,猜測是為了演練在中國“反介入”兵力的環境下,如何更好地介入熱點事件。如果美軍持續這種思路,我們將會看到美航母進出南海的頻次大幅攀升,也許每年會達到數十次。[全文]
-
美國航母再進南海,這次想要“拿”到什麼?
在執政初期,拜登政府可能會保持“航行自由”這類象徵性的軍事威懾行為,但不會加深對中國底線的挑戰。1月23日的“羅斯福”號事件可以被理解為拜登政府試圖及時向中國和東南亞盟友釋放信號,防止任何一方誤判美國未來在南海可能採取的進一步舉措。 [全文]
-
十月驚奇!南海?!
“特式外交”一切出發點都是大選,為了連任特朗普什麼都可以做。目前情勢下,以特朗普的性格,他毫無疑問會將製造“十月驚奇”作為救命稻草。不確定的只是在哪裏、什麼時間、什麼方式。[全文]
-
發往南海的“東風快遞”:如你所願,我們是認真的
用這樣一種方式,我們傳遞出了明確的信號,中方的“區域拒止”戰略是嚴肅的、認真的,不是在開玩笑。與此同時,我們相對保持了一種彈性而理性的節奏。[全文]
-
美國自己對號入座,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
此次試射“航母殺手”,美媒很自覺地對號入座了。隨後的“馬斯廷”號闖西沙也在意料之中。中國在南海的底線不清晰,因此中美在南海的衝突門檻低。如今兩國軍事在南海一線官兵和一線裝備“互動”增加,一旦危機管控失靈,美軍現場自由裁量權又比我們大,“擦槍走火”會越來越容易發生。[全文]
-
一週軍評:在南海被圍觀的美國航母,掀不起什麼風浪
在南海美軍為期一個月的軍演中,反倒是驗證了很多我軍在南海的預設戰場和偵查打擊體系的建設成果。在本次演習中,美國海軍的行蹤幾乎是被我軍“全程掌握”。英勇人民海軍艦艇無疑向強敵傳遞出一個很重要的信號:相比22節開過來的水面艦艇,5馬赫飛來的彈道導彈要快多了。[全文]
-
杜特爾特硬剛,美政客感嘆“好打交道的菲律賓被搞丟了”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上任後的第5次國情諮文中指出,美軍若重返蘇比克灣設立基地,可能造成“毀滅性後果”。他表示,自己不反美,也不反中,而菲律賓也將繼續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全文]
-
中國利用疫情在南海搞事情?別逗了
在疫情期間,中國沒有停止其在南海地區的活動,但其它南海聲索國同樣也沒有停止它們的活動,美國也在繼續自己具有挑釁性的航行自由行動。單獨聚焦中國的行為只是對美國宣傳伎倆的隨聲附和。[全文]
-
美軍艦闖西沙,對華發動“春季攻勢”?
此次美軍“麥克坎貝爾”號導彈驅逐艦的挑釁行動並不令人特別意外,特別是結合1月25日美軍“蒙哥馬利”號瀕海戰鬥艦在南海的行動,2020年美國在南海可謂是“先聲奪人”,甚至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美方在南海對華發動所謂的“春季攻勢”。[全文]
-
這是國際法,不是美國想怎麼解讀就怎麼解讀
防止南海發生衝突的關鍵,在於美國能否遵循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而不是美國自己對規則的單方面解讀。南海的和平與穩定取決於美國是否願意尋求和平手段解決海洋爭端,而不是訴諸武力,強制執行由其單方面解讀的規則。[全文]
-
“談判密度之高,在中國外交史上絕無僅有”
中越兩國尊重歷史,經過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終於在新世紀來臨之際,以雙方都滿意的方式,較好地解決陸地邊界劃分和北部灣劃界問題。遺憾的是,由於極為複雜的原因,雙方在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方面的爭端未能解決,甚至還不時發生衝突。[全文]
-
一週軍評:美國海軍“不承認被威脅”的時代來了
美國海軍航母在南海遭“圍觀”後臨陣換將,新上任的第70特混編隊司令維考夫少將週末在其旗艦“里根”號上接受了採訪。他表示,“不承認美國海軍在南海受到了威脅,也不會取消通過南海的行動”。這次奇怪採訪的前因後果,很有意思。 [全文]
-
一週軍評:70年大閲兵,什麼最關鍵?
作為一場規模盛大的閲兵活動,有關受閲裝備的信息不到它們通過天安門檢閲台前的一刻,永遠都處於神祕狀態之中。正如閲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所説,現在距離閲兵僅有一個月的時間,“耐心等待”也許就是關注這場閲兵最好的辦法。[全文]
-
香會上空,一個核心問題飄散不去
中美兩國都擁有核武器,所以兩國不太可能在海上展開一錘定音的決戰。但南海的風浪下潛藏着巨大危險,兩國海軍激烈對峙越來越常見。雖説雙方都不想動手,但挑戰在於如何確保兩國海軍的遭遇不至於引爆更大的衝突。[全文]
-
中美“新冷戰”?把中國看成蘇聯那就太低估中國了
很顯然,21世紀大國間的競爭已經不單單是軍備競賽那種低層次把戲,而是政治經濟包括意識形態的全面交鋒,中美面前的棋盤是三維的而非二維。王岐山曾這樣告訴鮑爾森:“你們曾經是我們的老師,但看看你們今天的經濟體制,很遺憾,我們覺得從你們那裏沒什麼能學習的。”[全文]
-
美劇《松樹谷》: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最糾結的一個
“松樹谷”中澳大利亞人的共識是,美國人將中國踩在腳下完全不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這無法成為他們與美國結盟的基石。所以,在相對均衡的中美在西太平洋軍事、政治競爭的大環境下,他們可以接受作為美國人之“眼”的角色,但絕非手臂,亦非口舌。[全文]
-
對周邊外交的重視,説明中國明白了一個道理
周邊國家擔心“朝貢體系”會“王者歸來”,對中國難免過於敏感。中國對於這樣的“敏感”也應該有足夠的“敏感”。長期以來,中國對周邊外交一直依賴“以經促政”的做法,如今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再滿足於“不出事”,而是要致力“做成事”,推動建立地區政治安全新秩序。[全文]
-
一週軍評:美國“南海軍演”能演啥?
本週,兩艘美艦穿越台灣海峽,接下來美國海軍聲稱即將在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舉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到底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展開?與此同時,美國副總統彭斯把美國“太空軍”的概念從單純的“體制改革”向“太空全面軍事化”猛推了一大把。[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美軍艦闖專屬經濟區,印度“敢怒不敢言”
-
美海軍馬金島號兩棲戒備羣進入南海
-
中國漁船避個風,還沒完了?
-
美海軍“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羣進入南海
-
美國與菲律賓討論牛軛礁,華春瑩:中菲保持了密切溝通
-
加拿大護衞艦航經中國南海
-
在王偉烈士墓前留信的人,找到了
-
20年了,我們從未忘記!
-
“2+2”會談在即,日本欲拉攏印尼打南海牌
-
菲防長稱每天派戰機飛牛軛礁,美日澳乘勢拱火
-
駐越南大使館:牛軛礁是南沙羣島一部分,中方漁船在附近避風很正常
-
罕見,美空軍導彈監視機今晨出現在南沙羣島附近
-
19年來首次!德艦也要來湊熱鬧
-
法國又派“準航母”赴南海,再來找“存在感”
-
剛過台灣海峽又闖西沙領海 美艦被南部戰區警告驅離
-
南海域外國家美國,倒打中國一耙
-
美航母進南海後,美國務院又對台指手畫腳
-
王毅:南海絕不是中菲解不開的死結
-
南海官兵演練對敵喊話:“繳槍不殺”英語怎麼説?
-
英國部署航母 美媒非説“中國正在觀察”
-
-
· 南海局勢 ·
-
想在越南網站看《延禧攻略》?先答這道題
-
軍報發佈一曲MV:我和南海有個約會
-
杜特爾特:執行“南海仲裁”決定或引第三次世界大戰
-
登太平島船隊將被罰 台“漁業署”遭批沒骨氣
-
杜特爾特:當總統“活多錢少不幸福”
-
這就是在紐約時報廣場上播放的中國南海宣傳片(視頻)
-
我大中華表情包,登上了英文報紙
-
中國南海宣傳片刷屏紐約時報廣場 每天播120次
-
菲律賓總統口誤稱南海為中國海
-
抗議南海仲裁 台灣網友發起白宮請願
-
獨家專訪台灣統派女青年:戴立忍是投機的“台獨”分子
-
越南一省停播黃曉明版《新上海灘》 或因南海爭議
-
我空軍出動轟-6K赴黃巖島等空域進行巡航(視頻)
-
“綠委”稱怕颱風不登太平島宣示“主權” 網友批:孬
-
“中國南海網”今日上線
-
金燦榮侃南海:我們本質是農民後代,修理地球的能力無與倫比
-
太平島第一代島民痛罵台灣賣島教授:我們不找老共找誰?
-
台灣漁民駁斥賣島台大教授:胡説八道!
-
菲律賓一頓鬧騰,為中國送來了大批表情包……
-
美版知乎有個南海問題,彷彿故意逗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