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俄羅斯與世界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周邊研究中心以《俄羅斯與世界》為題,推出的系列研究報告,每年發佈兩次。報告既有對總體形勢的估量,也有對重要學術問題的深入闡發,尤其專注於目前新的發展階段,在機會、問題、挑戰都已呈現出來的前提下,如何切實深化中俄戰略合作,實現和平與發展的目標。
-
“玩戰爭”的烏克蘭,只會把各方拖入更深的“人質困境”
烏克蘭政治精英的“玩戰”更多還是單方面的行為,其本身既不具備解決當前所面臨困境的實力,也無法得到民眾的普遍支持,更難以實質性地改變圍繞烏克蘭問題所形成的僵局。
-
中俄關系不結盟和不封頂,這兩種説法並不對立
中俄關系一向主張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者,但最近兩年普京提過幾次,中俄現在不結盟,但今後可以發揮想象力。中方也有了新的表述,中俄夥伴關係不封頂,意思是夥伴關係還有很大彈性。發掘中俄合作的內生動力,不是為了跟美國對着幹,而是中俄關系本身的發展水平還很有限。
-
中俄“鏈式經濟”合作,不能過於依賴外部形勢倒逼
不管是俄羅斯精英層面,還是社會大眾層面,得出的一個普遍性結論是:俄羅斯實際上是這波超級全球化(1980年代至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受害國。因此,俄羅斯對待全球“鏈式經濟”的態度依然是冷淡,甚至是排斥的。
-
俄羅斯軍事戰略與武器裝備的發展前景
俄羅斯新版《國家武備計劃》將新概念武器研發及國防前沿技術儲備作為重要內容,在許多領域已取得重要進展,如超高威力彈頭、激光武器、高速電磁炮、微波光子元器件、水下探測主被動聲吶、信息戰與認知控制技術等。
-
俄羅斯對5G建設和華為參與的核心關切是什麼?
當前在不利於華為發展的艱難國際環境中,俄羅斯的積極表態是不容易的。我們要抓住這次機會深化兩國合作。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認真研究俄羅斯在5G建設上的核心關切,並在實際行動中予以跟進和呼應。
-
中歐班列繁榮的背後,有沒有“泡沫”要擠?
面對不斷膨脹的規模和難以持續的模式,中歐班列行業目前迫切需要降温。中國作為中歐班列主要支撐國,通過政策引導和加強監管,讓市場在行業調節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減少泡沫,推動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
俄羅斯“大歐亞夥伴關係”雖限制重重,但中國該如何應對
以歐亞經濟聯盟為基地,通過嵌入東盟乃至亞太市場,通過基礎設施聯通並整合大歐亞,最終與西向的歐洲整合在一起,從而使俄羅斯成為整個歐亞大陸連接的中心,這是俄羅斯中長期的地緣經濟戰略考量。但這樣一種國際合作戰略的實施也面臨着諸多制約。
-
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首批自貿夥伴為何沒有中國?
越南、伊朗、塞爾維亞和新加坡這四個已與歐亞經濟聯盟簽訂自貿協定的國家,都呈現出經濟規模較小、自貿協定層次較低的特徵,特別是與越南簽訂的自貿協定已生效3年,但雙邊貿易額至今未能突破聯盟對外貿易總額的1%。中國是首批願意與聯盟建立自貿協定夥伴關係的國家,但未得到積極迴應。
-
關於金磚國家合作,俄羅斯“瞄準”何處?
作為金磚國家成員國,俄羅斯對其合作發展具有重要貢獻和影響力,而且保有信心與樂觀。與其他金磚國家相比,俄羅斯擁有先進的戰略文化和強大的大國政治傳統,習慣於將本國視為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力量中心,並認為有權參與建立和管理國際秩序以及做出重大決定。
-
西方和本土精英合謀,讓蘇東“市民社會”走向失敗
外來資金的牽制也是市民社會無法本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的市民社會援助項目成為地方精英爭食的對象,新興的社會組織也更為關注出資方的選擇與考核標準,並在實踐議題上向其靠攏,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當地成員,或迴應當地社會需求,開闢本土資金來源。
-
俄羅斯保守主義的轉向:對內對外,手握兩大“武器”
俄羅斯對當前自由世界秩序的不滿,並不必然意味着顛覆現有秩序。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取決於自由主義的不同表現形式。就“維護者”角色而言,俄羅斯堅決維護現代世界秩序中聯合國的中樞地位;就“挑戰者”角色而言,俄羅斯主要反對西方的干預。
-
現在還是“暴風雨前夜”,2024或是重要節點
鑑於拜登以78歲高齡勝選,2024年美國大選才可能是一場真正決定美國未來較長時段走向的決戰。俄羅斯將以2024年為界,完成12項國家項目建設;普京總統的第四任期也於2024年到期。2024年台灣地區選舉,也將是衡量中美競合態勢的一個標尺。
-
俄政府與民眾的“默契”還有多少?
當前構成俄羅斯社會穩定內核的多數民眾,非常清楚“革命”和“政變”對自己及國家意味着什麼。整個20世紀國家進程中的歷史傷痛對俄羅斯民眾的觸動頗為深刻,他們不會輕易採取暴力手段推翻國家政權,而俄當局也會盡最大努力防止此類“悲劇”再次上演。
-
特朗普遭封殺,歐洲為什麼跳那麼高?
隨着互聯網在美國蓬勃發展,網絡巨魔、假新聞網站、陰謀論社區也得以迅速繁殖,並一度被視為獨具價值的商業模式。區別於美國的完全市場化媒體監管,歐陸的法德都有着悠久的媒體審查慣例。
-
餘震不斷的歐亞,正在印證布熱津斯基的預言?
這些事件並非偶然發生,而是當下正在演進中的內外大變局的必然“溢出”結果。如果把視野再放寬一些,需要進一步回答的問題是:這些“突發”事件是否將會引發歐亞地緣版塊的“新地震”和美國戰略家布熱津斯基所預言的“黑洞”效應?
-
中美印互掐,俄羅斯坐山觀虎鬥?
從潛在定位來看,“坐山觀虎鬥”顯然沒有進入俄羅斯研究界的選項。俄羅斯也不會止於“善意中立”的角色,而是要尋求與自己體量、能力且意願匹配的新國際定位。目前很難説,這種國際定位已經找到,因此俄羅斯基於國家利益的現實主義傾向依然會繼續發力。
-
- 資訊 Information more
-
他想賴着不走,未果
-
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傳出命在旦夕,歐美加大施壓
據CNN報道,當地時間18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Jake Sullivan)稱,如果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納瓦利內(Alexey Navalny)在監獄中死亡,拜登政府將考慮“懲罰”俄羅斯。歐盟理事會也發表聲明,稱對這一問題“深表關切”。[全文]
-
白宮:拜登不後悔稱普京殺手
【國際物流公司香港】前日,美國總統拜登受採訪時將俄羅斯總統普京稱為“殺手”,引發軒然大波。在俄羅斯召回駐美大[全文]
-
戈爾巴喬夫90大壽,拜登:感謝您,世界已經變得更安全
今年的3月2日是蘇聯首任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90週歲生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拜登同日向其表示祝賀。普京稱戈爾巴喬夫為傑出的當代政治家;拜登則感謝戈爾巴喬夫“對自由的忠誠”,稱“世界已經變得更安全”。英國和德國等國領導人也同樣表達了祝賀。[全文]
-
俄羅斯當面“打臉”歐盟外長
【國際物流公司香港】圍繞着俄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爆發了新一輪外交風波。當地時間2月5日[全文]
-
“默克爾讓他失望了”
【國際物流公司香港】俄羅斯此輪反對派風波中,西方惡意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愈發不加掩飾。當地時間2月2日,俄羅[全文]
-